正確使用胃藥5撇步,安全用藥不浪費! | 104-01-07 |
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去年國人共吃掉逾22億顆胃藥,其中用於舒緩脹氣等胃部不適的制酸劑用量就高達17億多顆…。但,吃藥ㄧ定要配胃藥服用嗎?醫師說,制酸劑可能含鎂鹽或鋁鹽,亂吃恐造成腹瀉、便秘,洗腎患者因腎臟無法代謝鋁,恐造成大腦、骨骼等鋁中毒病變。
如何正確使用胃藥,食品藥物管理署告訴大家〝正確使用胃藥(制酸劑)五要原則〞,讓您安全用藥不浪費。
一、要知風險:要知道長期使用制酸劑(胃藥)會造成胃酸不足、影響營養吸收,導致胃腸細菌過度生長而增加感染等風險。含碳酸氫鈉的制酸劑,可能會造成腹脹;含鋁的制酸劑,可能會造成便秘;含鎂的制酸劑,可能會造成腹瀉。
二、要看標示:要看藥品的藥盒或仿單(說明書)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,並按藥袋、仿單(說明書)或藥盒的指示服用藥品。
三、要告病況:要告知醫師,是否曾對藥品過敏、是否有胃腸潰瘍、高血壓、腎臟疾病、骨質疏鬆、失智等疾病,及是否有同時併用其他藥品。
四、要遵醫囑:要依照醫師、藥師所給予的相關指示用藥。
五、要問專業:服用制酸劑(胃藥)後,如有任何不適症狀(例如過敏),或服用制酸劑3天後腸胃不適的症狀未改善,請與您的醫師、藥師聯絡並儘快就醫。
最後更新日期:2015-10-01 19:40:11